昭邑拼音为zhāo yì ,声调:阴平 去声 ,平仄干系:平仄。
昭邑五行:昭字五行为火邑字五行为土,昭邑五行组合为火土,火生土,土旺。火灼热能够焚烧木,木被焚烧后就变成灰烬,灰即土。温柔敦厚,但缺乏决断力。
昭邑名字寓意怎么样:花容月貌、位高权重、光彩照人、锦绣前程、高瞻远瞩,常给人外向、真诚、美好、和谐、耿直、开朗的印象。
昭如日星:称颂别人的功业或德泽如日月星辰一般显著。
涂歌邑诵:路途邑里的人全都歌诵。形容国泰民安、百姓欢乐的景象。
昭字拼音:zhāo,五行为火,左右结构,笔画有9画,繁体为昭。昭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01620次,为常用字。并且常用于男性。
邑字拼音:yì,五行为土,上下结构,笔画有7画,繁体为邑。邑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3500次,为常用字。并且常用于男性。
昭字偏旁为:日部,读音(日rì),“日”作意符时多与太阳、季节、时辰有关。字含义为:明白,显著;明亮,光明。常有明亮、光明、希望、美丽之义。
昭字取名寓意为:(zhāo)指太阳光明亮,引申指显著。取名寓意光明美好,明辨事理,前程似锦。
邑字偏旁为:邑部,读音(邑yì),“邑、阝(右),”作意符时与国名、城市、区域或地名有关;作声符时表音(yi)。字含义为:都城,城市;县,城镇。常有城邑、采邑、郡邑、邑颂之义。
邑字取名寓意为:(yì)指城邑。
人起昭阳,禁寒粉粟生肌---《声声慢·咏桂花》 宋·吴文英
芳与泽其杂糅兮,唯昭质其犹未亏---《离骚》 先秦·屈原
三十六宫秋夜深,昭阳歌断信沈沈---《月》 唐·杜牧
昭君偏遇毛延寿,炀帝难留张丽华---《和沈石田落花诗》 明·唐寅
长信宫中秋月明,昭阳殿下捣衣声---《长信秋词五首》 唐·王昌龄
昭君不惯胡沙远,但暗忆、江南江北---《暗香疏影》 宋·姜夔
丘陵尽乔木,昭王安在哉---《燕昭王》 唐·陈子昂
魂梦不知身在路,夜来犹自到昭阳---《王昭君》 唐·胡令能
少小去乡邑,扬声沙漠垂---《白马篇》 魏晋·曹植
身多疾病思田里,邑有流亡愧俸钱---《寄李儋元锡》 唐·韦应物
近得归京邑,移官岂至尊---《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问道归凤翔乾元初…有悲往事》 唐·杜甫
忳郁邑余佗傺兮,吾独穷困乎此时也---《离骚》 先秦·屈原
郡邑浮前浦,波澜动远空---《汉江临泛 / 汉江临眺》 唐·王维
曾歔欷余郁邑兮,哀朕时之不当---《离骚》 先秦·屈原
燎照云烟好,幡悬井邑新---《除夜作》 唐·薛能
清晨发皇邑,日夕过首阳---《赠白马王彪·并序》 魏晋·曹植
昭邑名字怎么样?大吉, 虽有天赋的才华,满怀的心志,但不可脱离现实太远,不要太过自信自满,有时会让您失望的,做事多加考虑,多能考虑别人的意见,您一定会成功发展。 有创造计划的头脑,性格较为孤高,架子也大,做事只凭自己的眼光和魄力是不够的,应多调查社会实际需要再著手去做,才是成功之道。
池州夫子庙麟台(韦表微)
...,身穷道存。 於昭鲁邑,栖迟孔门。 吁嗟麟兮,孰知其仁。 运极数残,德至时否。 楚国浸广,秦封益侈。 墙仞迫厄,崎岖阙里。 吁嗟麟兮,靡有攸止。 世治则麟,世乱则麇。 出非其时,麋鹿同群。 孔不自圣,麟不自祥。 吁嗟麟兮,天何所亡。
尚德缓刑书(路温舒)
汉昭帝逝世,昌邑王刘贺被废黜,汉宣帝刘询刚刚登上皇位。路温舒呈上奏书,奏书说: 昭帝崩,昌邑王贺废,宣帝初即位,路温舒上书,言宜尚德缓刑。其辞曰: “臣闻齐有无知之祸,而桓公以兴;晋有骊姬之难,而文公用伯。近世赵王不终,诸吕作乱,而孝文为太宗。由是观之,祸乱之作,将以开圣人也。故桓、文扶微兴坏,尊文、武之业, 泽加百姓,功润诸侯,虽不及三王,天下归仁焉。文帝永思至德,以承天心,崇仁义,省刑罚,通关梁,一远近,敬贤如大宾,爱民如赤子,内恕情之所安而施之于海内,是以囹圄空虚,天下太平。夫继变化之后,必有异旧之恩,此贤圣所以昭天命也。“往者,昭帝即世而无嗣,大臣忧戚,焦心合谋,皆以昌邑尊亲,援而立之。然天不授命,淫乱其心,遂以自亡。深察祸变之故,乃皇天之所以开至圣也。故大将军受命武帝,股肱汉国,披肝胆,决大计,黜亡义,立有德,辅天而行,然后宗庙以安,天下咸宁。臣闻《春秋》正即位,大一统而慎始也。陛下初登至尊,与天合符,宜改前世之失,正始受命之统,涤烦文,除民疾,存亡继绝,以应天意。 “臣闻秦有十失,其一尚存,治狱之吏是也。秦之时,羞文学,好武勇,贱仁义之士,贵治狱之吏,正言者谓之诽谤,遏过者谓之妖言,故盛服先王不用于世⒅,忠良切言皆郁于胸,誉谀之声日满于耳,虚美熏心,实祸蔽塞,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。方今天下,赖陛下恩厚,亡金革之危、饥寒之患,父子夫妻戮力安家,然太平未洽者,狱乱之也。夫狱者,天下之大命也,死者不可复生,绝者不可复属。《书》曰:“与其杀不辜,宁失不经。”今治狱吏则不然,上下相驱,以刻为明,深者获公名,平者多后患。故治狱之吏,皆欲人死,非憎人也,自安之道在人之死。是以死人之血流离于市,被刑之徒比肩而立,大辟之计岁以万数。此仁圣之所以伤也。太平之未洽,凡以此也。夫人情安则乐生,痛则思死,棰楚之下,何求而不得?做囚人不胜痛,则饰词以视之,吏治者利其然,则指道以明之,上奏畏却,则锻练而周内之;盖奏当之成,虽咎繇听之,犹以为死有余辜。何则?成练者众,文致之罪明也。是以狱吏专为深刻,残贼而亡极,媮为一切,不顾国患,此世之大贼也。故俗语曰:“画地为狱议不入;刻木为吏期不对。”此皆疾吏之风,悲痛之辞也。故天下之患,莫深于狱;败法乱正,离亲塞道,莫甚乎治狱之吏,此所谓一尚存者也。” “臣闻乌鸢之卵不毁,而后凤凰集;诽谤之罪不诛,而后良言进。故古人有言:“山薮臧疾,川泽纳污,瑾瑜匿恶,国君含诟。”唯陛下除诽谤以招切言,开天下之口,广箴谏之路,扫亡秦之失,尊文武之德,省法制,宽刑罚,以废治狱,则太平之风可兴于世,永履和乐,与天亡极,天下幸甚。” 上善其言。